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东西城试点普高登记入学,能推进中考改革、破除唯分数论吗?

熊丙奇 光明社教育家 2022-12-10





教育家 · 快评


3月22日,北京东城区及西城区教委分别发布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工作的通知。两区共有5所试点校纳入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涉及东城区2所和西城区3所。符合条件的报名学生人数小于或等于试点学校登记入学计划时,全部予以录取;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大于试点学校登记入学计划时,严格按照登记入学计划人数录取。已被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注册入学、登记入学在中职和高职招生中,已不新鲜,符合基本招生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登记,即可被录取。而在普高招生中,则属于首次。这一招生办法,对于推进中考改革有多大意义,未来是否有更多普高实行登记入学,能否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


登记入学的基本规则是只要符合条件,登记即录取。就此看来,北京试点的普高登记入学,能否真叫登记入学,还有待观察。如果符合条件报名的人数少于招生计划,那所有报名的学生均被录取,这属于登记入学;而如果符合条件报名的人数超过招生计划,那就要对报名的学生进行选择。选择的方式可能有两种,一是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一样,实行摇号录取;二是由招生学校审阅学生材料,或对报名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审阅结果或校测成绩进行录取。而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不属于登记入学,而属于“摇号录取”或者“自主招生”了。


如果出现报名学生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情况,学校究竟怎么录取?北京这5所试点登记入学的学校,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办法。摇号录取的可能性不大,毕竟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学校可以挑选生源。我国也有地方在中考录取中,实行摇号录取方式,但前提是学生先参加中考,按全市几所最好的重点高中的招生计划划分数线,达到分数线的学生,统一摇号,决定到哪所高中,以此避免这几所重点高中的生源竞争。登记入学如果采取摇号录取方式,显然和这种摇号录取是不同的。而由学校自主进行材料审阅或测试,则把登记入学,变为自主招生了。但对于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学生家长与社会舆论一直担心会存在不公平的问题。比如,对于那么多报名学生,如何通过材料审阅判断优劣?


就此看来,登记入学在普高招生中的推广空间不大。在高中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很难用登记入学来替代中考,实现取消中考的目标。从现实看,由于目前中考还存在普职分流,哪怕办学质量一般的普高实行登记入学,也会吸引很多担心被分流到中职的学生前去登记,不太可能出现登记学生数少于招生计划数的情况,换句话说,不管哪个层次的普高进行登记入学,都大概率会出现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这种情况。一般普通高中的登记入学会吸引大量可能就在普高线附近,或者达不到普高线的学生。


普高登记入学,不过为学生进入普高多了一条选择。但考虑到登记人数可能超过招生人数,希望靠登记就直接进普高,可能不现实。当登记人数超过招生人数时,如果学校自主进行材料审阅或测试,登记入学也就变为自主招生。因此,与其关心登记入学是否能在普高招生中推广,不如关心自主招生能否在普高招生中推广。而这又回到自主招生能否确保公平公正的老问题上。


我国各地正在推进的中考改革,有三种录取方式,包括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招生、统一招生。自主招生包括示范性高中的自主招生与中职院校的自主招生。相对来说,对于示范性高中的自主招生,社会舆论特别关注,而中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关注度不高,学生直接拿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就可申请并被录取。


北京推出的普高登记入学,是对示范性高中自主招生的进一步延伸,将其发展到一般普高层次。因此,更应该关注登记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学校招生,其招生方式如果能做到公平公正、获得公众的认可,那未来更多普高招生就可参照,由此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打破中考招生的唯分数论,引导义务教育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  END  —

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熊丙奇
设计|朱强
统筹|周彩丽



视频推荐

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教育家》发起的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近日启幕。活动分为三部曲:


1.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2.出版《大国良师的样子》丛书

3.推选“大国良师”


活动截止至2022年底。依据评选标准及参与要求,推选出10位“2022大国良师”,授予“大国良师”称号,每位“大国良师”将获得主办方提供的成长奖励基金10万元(税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开展“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


征集要求:参与活动的教师,撰文讲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成长故事。以第一人称撰文,体裁为叙事散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故事真实感人。文章择优刊发《教育家》杂志、《教育家》杂志新媒体、学习强国等平台。


参与方式:在“光明教育家”App“寻找大国良师”专题页面提交申报表及教师自述的“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申报表及“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需同步提交)。如仅参与“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不参与“寻找大国良师”活动),将文章发送至邮箱xzdgls_jyj@163.com,文章中注明学校、姓名、联系方式。









学龄前教育App拟叫停!理性去留,为家庭教育“打辅助”
体育培训班成刚需?别让素质教育变成新的应试负担
你的孩子或许正在遭受情感暴力
班主任“入班办公”=高效课堂?好的教育关系是否意味着“零距离”?
家长违章影响孩子评三好|“有锅互背”谁之过?
千元定制小升初简历,是学校“飘了”还是家长“怕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